执政者之师文库•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

执政者之师文库•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

作者
柏骏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第1版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
简体中文
页数
177页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5096259
重量
281 g
尺寸
22.8 x 17 x 1.4 cm
电子书格式
epub,pdf,txt,azw3,mobi,fb2,djvu
下载次数
3122
更新日期
2023-06-28

《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作者柏骏)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表现、成因以及危害等方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主要讨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形成机理与可能的演化方向,重点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内生性、复杂性进行了综合解读,并对农民失地后社会资本拥有量和市民化进程进行了前瞻性扫描。《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主要研究过程与结论如下。 第一,结合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路径演化,分析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变化的方向、内生性与特征。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出发,联系实际,揭示地方政府角色转变过程中发生道德风险的必然性,以及与失地农民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作为道德风险发生的结果,失地农民问题表现为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粗放型的土地外延扩张。作为地方政府强势主导的城镇化进程的结果,近年来各地区以开发区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模急速扩大,并直接导致失地农民群体数量的激增。 第二,结合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发生的二元结构社会背景,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由地方政府主导并参与的利与弊。主要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联系实际,全面阐述了地方政府参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性、弊端,以及与失地农民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如果缺乏政府的强行推进,自发的城镇化进程会因为潜在的交易成本过高而受到必然影响。因此,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来看,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二元结构刚性还很强的地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过程是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土地是一项很重要的要素投入,其数量取决于土地的价格。由地方政府主导征用农地的过程很容易导致土地价格的扭曲。土地价格一旦被扭曲,客观上导致经济增长的外延式发展,即很容易导致经济增长中土地要素替代资本等其他要素的投入。由于工业化过程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因此不可避免地最终产生了土地替代劳动力的过程,结果是农民低价出让了农地的一切产权意义上的权利,而地方政府长期又难以保证失地农民有就业机会,从而产生对失地农民的低标准补偿和农民失地后容易失业的问题。 第三,考虑到我国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客观现实,本研究探讨了失地农民问题的地区差异性。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能力的差异和失地农民问题个体的差异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差异形成的成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有缓慢发展期、加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之分。作为具体推动城镇化过程的地方政府,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及目标,因城镇化过程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呈现明显的差异,失地农民问题及衍生问题皆以此为前提而特征各异,地方政府当期给失地农民的内生支付的补偿意愿和支付能力也各不相同。 第四,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风险转移与叠加的视角,本研究探讨了失地农民问题的复杂性与动态性。重点分析了制度风险、基层政府道德风险、产业风险、失地农民私人风险、社会公共风险之间的关联、传导与叠加过程。 第五,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对失地农民群体的社会资本结构与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的变迁轨迹与外在表现。 最后,是本研究的小结和主要政策建议。主要政策建议包括:①促进地方政府转变发展理念;②规范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制度,扭转地方政府的短期税源偏好;③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有效识别其道德风险;④加大对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惩罚力度,提高道德风险的发生成本;⑤从法律层面上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征地用途,创新征地补偿形式;⑥加强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和协调;⑦扩大司法救助渠道并加大力度,重视历史遗留问题;⑧切实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⑨以可持续生计为目标,重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执政者之师文库•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 EPUB, PDF, TXT, AZW3, MOBI,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执政者之师文库•失地农民问题:成因、风险、政策、含义》电子书免费下载

epub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azw3下载 mobi下载 fb2下载 djvu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