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西夏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辽金西夏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体现出的礼仪和习俗,书中
《明代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作者在明代文学即主要是小说与戏曲的市民文学的描写中,寻找出经得起推敲的衣食住行的材料,并与历史记载互相印证,以勾画出明代百姓主要是市民阶层日常生活的大致面貌,也是为自己正
《中华养生经典:千金方•千金翼方》是我国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两部传世名著养生内容的合辑本。孙思邈在书中首次汇集了大量前代养生论著和民间流传的养生食谱与按摩导引锻炼方法,加上孙氏自己高寿一百余岁的养生
《秦汉衣食住行(插图珍藏本)》为四色印制的有关秦汉衣食住行的彩图珍藏类图书。以图文并茂的表述方式,不仅详细地解读了秦汉时期衣食住行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解析了引起衣食住行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同阶层和集团在衣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入计、新亭对泣、割发代首、毛遂自荐……《中华经典故事:衣食住行故事》由侯宇亮、种方、王帆编著。《中华经典故事:衣食住行故事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于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小女孩跟随一只穿衣服的白兔钻进兔子洞之后的奇妙经历。本书从儿童的视角思考着成人世界的现实哲学,它的
《宽容》是《国民阅读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的启蒙经典。其主要内容包括无知的暴政、囚禁、宗教改革等。典藏《宽容》就是典藏一段历史、一份记忆。
本书收录已故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岑仲勉先生生前最后十二年中撰写的十四篇文章。内容涉及制度史、民族史、史地学、文书研究等方面。“租庸调与均田有无关系”。“达怛问题”、“论阻卜牧地不能在额济纳”、“失亡
《国文国史三十年(2)》首次将场场爆满的北大中文系王牌课程向大众敞开,与读者共同探讨1917年到1949年的图文、国史和国人。《国文国史三十年(2)》在《国文国史三十年①》之后,继续以幽默、尖锐而深刻
《十三经清人注疏:周易集解纂疏(繁体竖排版)》主要内容简介:周易集解纂疏十卷,清李道平着。道平字遵王,一字远山,号蒲眠居士,湖北安陆人。嘉庆戊寅《公元一八一八年》举人。二十余年,始终与修安陆县志。
《主题精华本·名家讲名诗系列:名家讲宋词》汇集了《文史知识》上曾刊登过的唐圭璋、马茂元、缪钺、臧克家、王钟陵、聂石樵、吴小如、霍松林、顾易生、王水照等名家对于宋词的解读,这些名家对诗歌的领悟力和审美感
《国文国史三十年(1)》以孔庆东2011年春夏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课堂录音为底本,通过与作者的反复沟通,整理成书。整理时秉承实录精神,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现场气氛,保留灵光乍现的思想
《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是张世英先生晚年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启发,试图从中华思想文化的发展渊流中寻找“自我”的觉醒历程,兼论“中华思想文化史中的四境界”,并得出结论:中华文化史是“个体
《中间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变迁:近代行栈与行栈制度研究》以近代经济活动中的中间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栈及行栈制度的深入研究,总结以中间商为纽带的近代市场交易制度、交易秩序及其演变,借此探讨市场贸易中
《观光纪游、观光续纪、观光游草》讲述了:1884年6月日本汉学家冈千仞来华游历三百馀日,《观光》三书即此次游历之所获。其行迹遍及以苏、沪、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保定之间的华北大地,以及华南
《二十四史(简体字本)(套装共63册)》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方便广大读者尤其是中青年读者阅读及充分利用“二十四史”,中华书局以繁体字点校本“二十四史”为底本,聘请专家学者,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汉
《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可以参照阅读,书中作者将各派学者的观点详尽罗列,不偏不倚,不轻下论断,只把一个众说纷纭的学科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思考,自主研判。上世纪30年代出版,全面介绍了当时世界
《中国人均GBP1000美元的前夜-一名新闻记者的历史记录》,本书记录了中国在进入人均1000美元前夕的经济发展、社会道德、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艰难奋斗历程。
《大戴礼记补注》由西汉礼学名家、有“大戴”之称的戴德所编,原85篇,现存39篇。北周卢辩最早为之作注,今存39篇中有24篇保存了卢辩旧注。卢注存在词旨简略、大义虽举而微言仍隐的不足,故清代朴学大师孔广
《中华经典故事:三十六计故事》精选中华故事中的经典篇章,在保留传统故事精髓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使读者更容易领悟经典故事所传达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故事内涵有提升。每个故事之后
《十三经清人注疏:尚书孔传参正(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简介: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
李石岑在学术研究上用力最勤、成绩最显著的是他的中西哲学史比较,代表作就是《中国哲学十讲》。这是李石岑据其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讲演稿整理而成,1935年由世界书局出版。在这本书中,李石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