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论与流派

拯救与逍遥(修订本)
拯救与逍遥(修订本)

《拯救与逍遥(修订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怕与爱。《拯救与逍遥(修订本)》的内核是对虚无主义的批判。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绝望的提醒:我们收割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谷粒”,是虚无主义的“恶之花”!激扬文字的背

刘小枫

国民阅读经典: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国民阅读经典: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国民阅读经典: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初版于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全书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体论、认识论、文化观、历史观和伦理学思想五个部分内容。作者将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国传统哲学

梁漱溟

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系刘小枫的代表作,曾引起中国学界很大的震动。本书讨论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并以比较的方式展开讨论。比较的双方是东西方的文化形态,其实质在于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际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

刘小枫

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
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

《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内容简介:托马斯·卡莱尔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一位巨擘。在我国理论著作中,他是被批判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代表人物。在那百家齐暗,百花凋零的年代里,人们对他采取批判的态

托马斯•卡莱尔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结集了卡莱尔在1840年所作的六次讲演,它论述了神明英雄、先知英雄、诗人英雄、教士英雄、文人英雄、帝王英雄等六种不同类型共11位英雄人物。这《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

卡莱尔(Carlyle Thomas)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注释本)》共分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科学院版编者导言、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的过渡、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的过渡以及由道德形而上学到纯粹实践理性

康德(Kant I.)

新实用主义译丛:理性的权威
新实用主义译丛:理性的权威

《理性的权威》系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内格尔撰写的一部其最有影响的哲学论著。在论著中作者坚持捍卫理性,以反对主观主义的攻击,并在语言、逻辑、科学的伦理学等领域中系统地批判相对主义的主

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

命运等于能量
命运等于能量

《命运等于能量》将人生的命运之谜置于广阔的宇宙空间里诠释,以俯瞰大地的视角将人生迷宫的来龙去脉展现给人们,用科学、哲学、宗教、玄学融会贯通解释命运,佐以大量的亲身经历和惊人的顶尖科学实例给人以醍醐灌顶

曾丹

道德形而上学(注释本)
道德形而上学(注释本)

《道德形而上学(注释本)》主要内容包括: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道德形而上学导论;人的心灵的能力与道德法则的关系;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理念和必要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划分;道德形而上学的预备概念法权论导论

康德(Kant I.)

知性改进论
知性改进论

《知性改进论》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知性改进论》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斯宾诺莎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本书是康德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经典著作。该书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是康德德性论点代表作,对西方的伦理思想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

伊曼努尔•康德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
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

本书是普列汉诺夫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也是他首屈一指的代表作,代表了他一生达到的理论水平的最高峰。1895年出版后,相继被翻译为德、法、英、西等语言,是他著作中实际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中译本在解放前至少有三

普列汉诺夫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1卷)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1卷)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1卷)是《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的第一卷,《社会学的理论逻辑》是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史著作,也是作者建立其新功能主义研究纲领的开端。此第一卷从总体上梳理了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

杰弗里•C.亚历山大

生存哲学
生存哲学

本书作者雅斯贝斯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本书以三篇简短的演讲,概述了作者生存哲学体系的核心思想。作者通过对存在问题、真理问题以及现实问题的阐述,主张从本源上去观察现实,通过内心行为去把握现实。在法

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

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
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

《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作者在书中主要阐述了一种描述的形而上学,摧毁了他所谓的“修正的形而上学”,即认为实在是比现象界更为终极的观点,认为只有满足某些标准的事物才是真实的,由此引出关于现象和实在的不

斯特劳森(Straswon P.F.)

驯服偶然
驯服偶然

20世纪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宇宙是概率性的,因而偶然便是实在的。统计定律反映出宇宙的本质,虽然有的事物有其固有的不可预测的一面,但是统计规律的实在性最终被认为是理性的。本书则通过曲折复杂的历史佚事反映

伊恩•哈金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的完成不是一朝一夕,甚或三年五载之功。它是康德从1770年起长达11年之久的潜心研究、上下求索、反复尝试、千锤百炼和呕心沥血的成果。它初版于1781年,再版于1787年,第二版对首版的

唐德(Kant)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时间与自由意志
诺奖得主人文译丛:时间与自由意志

《大思想家的人生观》缕述历史上诸多思想家及其具体的理论贡献,以一种生活化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各个思想家的人生观。本书中,“哲学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不再是冷冰冰的语录史料和理论堆积,而是不同时期的思想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

维也纳学派:新实证主义的起源
维也纳学派:新实证主义的起源

维克托·克拉夫特(Victou,Kraft,1990-1975)是维也纳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维也纳学派——新实证主义的起源》一书,是国际分析哲学界中流行的一本关于维也纳学派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著作

克拉夫特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是现代儒学思想的人,也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他所著的这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就其核心内容而言,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文化的

梁漱溟

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
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

《纯粹理性批判(注释本)》主要内容简介:哲学需要一门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的科学、论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在理性的所有理论科学中都包含着作为原则的先天综合判断、纯粹理性的普遍课题、一

康德(Kant.I.)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内容简介:在这一版中,除了纠正印刷错误和对少数几处表述作出改进外,没有任何改动。新附加的补充用一个“♀”符号标出,置于正文的下面。关于这部著

李秋零

关于生命的一切:给青年朋友的21封信
关于生命的一切:给青年朋友的21封信

《关于生命的一切》是克里希那穆提最正能量的作品,同时,也是他在1948年6月和1960年3月间写给一位青年朋友的21信。在结识克里希那穆提时,这位青年朋友身心都已经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在这些信里,怜悯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面对死亡:死亡伦理
面对死亡:死亡伦理

《面对死亡:死亡伦理》内容简介:克隆羊诞生了,“克隆人”会不会横空出世?基因图谱绘制出来了,基因隐私能否得到保护?人胚胎干细胞系培养成功了,如何对待人类胚胎?思考这些问题,你就已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到了伦

徐宗良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第3版)

哲学价值论是正式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存在论、意识论相并列的哲学基础理论分支,一向由西方哲学家特别是新康德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所探讨,长期缺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本书属于中国马克思

李德顺

人生的功课
人生的功课

《人生的功课》内容简介: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瞬间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人生真正的悲剧并不在于生命苦短,而在于目光短浅,看不到当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经常等到事后才醒悟过来。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

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
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

《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针对国内外哲学界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对置起来,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实践对置起来的做法,针对“主体死亡论”,在中西哲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对人的

段德智

对象化和人的生存矛盾
对象化和人的生存矛盾

《对象化和人的生存矛盾》(张力达编写)共包括了“对象化”的思想史及其实践一生存论转向、人之存在的对象化构成、对象化的诸形式及其展开、“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社会形态如何可能、人之矛盾存在观的当代意义等内

张立达

哲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第2版)
哲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第2版)

《哲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第2版)》阐释了形而上学这一令人好奇的观念.并论述了这一观念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在这部深思熟虑的经典著作中,因瓦根考察了三个深刻的问题:世界最普遍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有一个世

彼得•范•因瓦根

"地铁上的哲学"丛书:自我
"地铁上的哲学"丛书:自我

关于人类自我本质的讨论是自古就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的,永远充满魅力的谜题。当你思考“我是什么?”的时候,到底想期望得到什么样的答案?是灵魂的自我审视,还是仅仅想给自己一个总结?在这本书中,利物浦大学哲学

巴里•丹顿(Barry Dai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