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三次大论战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前后时间跨度为80年,内容涵盖西方近十个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几十种有

倪世雄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分为15章,约10万字。《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从钓鱼岛历史入手,科学严谨讲述从明清开始,钓鱼岛即为我国领土;接下来,作者论述了日本企图强占钓鱼岛的目的,揭露了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方

井上清

日美同盟真相:美国如何影响日本
日美同盟真相:美国如何影响日本

本书作者以长期从事情报分析的经验为基础,系统回顾了日本战后70年的历程,指出了日本政治家垮台的美国因素。作者认为,决定战后日本外交的最大动力,是针对来自美国的外压所产生的“自主”路线与“追随”路线的斗

孙崎享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内容简介:美国的外交政策已经出现了问题。用传统的说法来讲,美国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最强大的国家,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恐怖主义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体、中国作为世界强国的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内战结束后的斯里兰卡
内战结束后的斯里兰卡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组织课题组编写。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斯里兰卡内战的原因和影响,重点关注斯民族问题的发展与恶化以及内战的蔓延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课题组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从回顾20世纪的中国外交开始,到设计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战略结束,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后冷战时代,即冷战结束到21世纪初中国对外关系发展和主要特征的学术著作。《后冷战时代的中国

牛军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

《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化》主要收录了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传统主义者、元事件的消失:摆脱苏联的威胁、内部学术争论:国家中心主义和认识论、大国政治:一种对苏联的替代?、技术驱动力、区域安全与非西方事件等

巴里•布赞

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
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思维社会与行为)

发展经济学和发展政策现在到了需要重新设计的时候。过去几十年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对人如何思维和决策提供了很多洞见。第一代发展经济学以如下假设为基础:人们经过深思熟虑,独立地做出决策;其决

世界银行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全译修订版)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全译修订版)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修订版)》由亨利·基辛格著。基辛格再次帮助美国塑造外交关系,其陈述真实可信。他似乎将整个地球置于鼓掌之间,地球缓缓旋转,他精辟地阐释着面前的每一块大陆。《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

亨利•基辛格

大外交(修订版)
大外交(修订版)

《大外交(修订版)》讲述了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大外交(修订版)》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

亨利•基辛格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50万册纪念版)(全新修订)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50万册纪念版)(全新修订)

本书细数近代世界史政事件,从资本流向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将其中的是非曲直剖析得淋漓尽致,呈上一部国与国之间的精彩大戏。除了作为普及世界格局的入门读本,作者王伟用超脱常规的经济学、军事、国际关系思维客观深

王伟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从文化的视角,通过历史的考察和政策过程的分析,对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及其对20世纪美中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民族主义和自

王立新

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
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

《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把1913—1945年的美国对外关系视为解决(国家)身份困惑与追求(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作者王立新在兼顾这一时期重大国际事件和外交政

王立新

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
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国际政治的部分学术成果和心得。书中既有关于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思考,也有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的研究;既有对“文明冲突”的论战评述,也有对亨廷顿理论中荒谬的质疑;既有对美国外交思

王缉思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

中英交往不仅仅发生在两个大国之间。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和往来还发生在大英帝国和英联邦这些更宏大的背景之下。王赓武编著的《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根据作者在剑桥大学所作的演讲修改而成

王赓武

外事管理学概论
外事管理学概论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大专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它研究管辖和办理涉外事务的理论、原则、方针、政策、制度和技巧等。作为外交学与行政管理学结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

王福春

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
创造性介入:中国之全球角色的生成

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落后国家;而21世纪初叶,中国重新跻身世界主要大国行列,中华民族正释放出令国际社会惊异的伟大力量。中国如何实现这样的变化?中国的全球角色是如何生成的?中国外交如何顺应这

王逸舟

《我的前半生》背后的惊天内幕
《我的前半生》背后的惊天内幕

《背后的惊天内幕》1964年版的真正作者是谁?又是谁安排他捉刀代笔的?溥仪是否同意此事,多年后的版权纠纷又缘何而起?巨额的稿费、版权费到底进了谁的腰包?为何十年后法院才认定了溥仪的著作权?溥仪手稿“油

王庆祥

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
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

基于对人类动机与畏惧情绪的研究,理查德•内德•勒博在《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提出了一种政治秩序与国际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他的这一理论强调人类对自尊的需求,并说明这种需求如何影响社会集合体中各个层次的的政

理查德•内德•勒博(Richard Ned Lebow)

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

《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作者立足于对立的东西世界秩序状态,将叙述时间限定为19世纪中叶至甲午战争,以中朝宗属关系为主轴,凸现当时东亚的焦点问题——朝鲜“属国自主”,并将其放入多国间

冈本隆司(Takashi Okamoto)

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汪晖先生将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置于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殖民化的过程中详加分析,指出今天东西方之间有关“西藏问题”的观点、立场差异实际上很大程度是根植与那一特定时期的利益纠葛与历史情结。在这方面,本书

汪晖

1949年以来的澳中关系:60年贸易与政治
1949年以来的澳中关系:60年贸易与政治

《1949年以来的澳中关系:60年贸易与政治》作者(王毅)通过对澳中关系的深入研究,对此种观点提出了挑战。基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内外因素影响的分析框架,作者选择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

王毅

“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的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军事关系(2009-2014)
“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的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军事关系(2009-2014)

“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其目的是限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力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本书就是针对这种新的战略背景下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关系而进行的研究。作者从地缘政治的

宋清润

五十年战争:世界政治中的美国与苏联(1941-1991)
五十年战争:世界政治中的美国与苏联(1941-1991)

《五十年战争:世界政治中的美国与苏联(1941-1991)》是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美国史和国际政治教授理查德·克罗卡特(Richard Crockatt)的重要作品,对1941~1991年间世界政治中的美

理查德•克罗卡特(Richard Crockatt)

欧元陷阱:关于泡沫破灭、预算和信仰
欧元陷阱:关于泡沫破灭、预算和信仰

本书可能是近十年以来有关欧元的、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它是一部关于欧元危机的悬疑式科普“小说”。作者汉斯-沃纳·辛恩曾被评为“改变世界的十大重要人物”之一、“德国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本书批判性地阐

汉斯维尔纳•辛恩(Hans Werner Sinn)

中国的冲击
中国的冲击

《中国的冲击》主要内容简介:对我们而言的“中国的冲击”将使我们从划分优劣等级的历史观中醒悟过来,认识到必须具有多元主义历史观,必须在今后因交流关系的深化反而可能激化的两国间的矛盾与冲突过程之中,播种“

沟口雄三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

三联生活周刊·中东的形成(2011年第11期)是一本外交、国际关系方面的书籍,三联生活周刊所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三联生活周刊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中何伟亚开宗明义地表述了他不是在提供一种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模式,也不是在提供替代传统冲突论的描述方式。而是尝试对“马嘎尔尼使华”事件进行重新审视。传统上人们偏爱把

何伟亚(James L.Hevia)

对立与共存的历史认识
对立与共存的历史认识

《对立与共存的历史认识:日中关系150年》为日中青年历史学术会议的第三部成果,探讨了自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近150年的中日关系。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在历史和文化上渊源至深的中国

刘杰

有限伙伴:21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
有限伙伴:21世纪美俄关系新常态

安琪拉·斯登特著的《有限伙伴》以引人入胜的笔触,探讨了自苏联解体之后的美俄关系,以及未来两国将面临的挑战。历任美国总统都曾尝试过与俄罗斯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合作关系,但他们的努力,当面对自从冷战时期起就

安琪拉•斯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