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上下)

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上下)

作者
李會詩
出版社
野人•木馬文化
语言
繁体中文
页数
672页
装帧
平装
ISBN
9865947838
电子书格式
epub,pdf,txt,azw3,mobi,fb2,djvu
下载次数
1473
更新日期
2023-03-23

第二十五屆織田作之助賞 受賞作聯繫台灣與日本,戰前與現代的故事。看與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並列的日本女富豪鈴木米,如何在動盪的大時代,建構名留青史的傳奇商社,重現鈴木商店的興衰榮枯與日治時期的台灣景況。林呈蓉(淡江大學歷史系教授)、茂呂美耶(知名作家)、橫路啟子(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 誠摯推薦「我不能收了這家店!望請繼續大力襄助鈴木商店!」四十二歲的遺孀,在亡夫告別式上的一個心念意轉,就此推動了日本經濟的時代巨輪!當家娘所謂當家娘,不是中文裡意指店主妻子的老闆娘。在日本大阪唯有擁有厚實基業、能獨當一面,並且孜孜不倦維繫住整個商社員工向心力,並深得社會認同的商家女主人,能有資格擔當起這個尊稱。一個離過婚的寡婦,如何把一家小糖鋪,發展成擁有五十家旗下企業與五千名員工的巨大商社?她的名字是──鈴木米!曾經,區區十萬圓的虧損險些造成商店倒閉,曾經,高達十五億的營業額相當於國家的年度預算,曾經,蘇彝士運河有半數商舶載運的是鈴木商店的貨物,曾經,世上可用貨幣買賣的商品全是鈴木的生意。離過婚的姬路漆商之女阿米,這次嫁入了神戶的小糖鋪,日子過得平凡又幸福。豈料,正值英年的丈夫驟然病逝。阿米凜然決定,要在柳田富士松與金子直吉兩大掌櫃的輔佐下,繼續經營鈴木商店。兩大掌櫃各司執掌,富士松恪守砂糖本業,直吉積極開拓其他生意。腦筋靈活的直吉,擁有過人的商機嗅覺,卻在某次孤注一擲的樟腦買賣上吃了大虧。所幸有阿米堅定的支持,安然度過了倒閉危機。中日甲午戰後,日本接收台灣,鈴木商店趕赴這片新天地搶先布局,開創多角化經營,日漸步上軌道。儘管接連遭逢做不出砂糖、煉不成鋼鐵的重重危機,仍在阿米的帶領下,一次次化險為夷。鈴木的事業版圖逐漸遍及所有產業,從砂糖、樟腦、米糧、纖維、鋼鐵、造船,無所不包。極盛期的營業額相當於國家年度預算,穩坐日本第一商社的寶座,阿米更兩度獲得了受勛的榮譽。然而,隨著聞名世界的鈴木商店攀上事業顛峰,考驗一波接著一波來襲:英美的鐵料禁運導致造船業原料短缺、總店在奪米暴動中遭到焚毀、錯估歐戰局勢累積了大量庫存、關東大地震致使龐大的應收帳款成為呆帳……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三大時代的鈴木商店,能否掌穩舵盤,安然駛離這片驚濤駭浪?本書特色:【貼近人民的經營之道】「不管客人是抱著什麼心態買的,總之,做生意絕不能利用別人的弱點!」一般都說,商人只要賺得到錢,其他都不重要;可至少我們還保有一份矜持,提醒自己不能變成賺錢第一的生意人。「仔細聽好,鈴木不做買空賣空的生意。我們要做的是物美價廉,讓顧客高興購買的生意。」【坎坷又輝煌的傳奇女子】「在那個女人連選舉權都沒有的年代,竟能率領千百雄軍,建立起規模如此傲人的龐大商社,委實值得再三玩味。」【深刻寫實的大時代敘述】「不過,如果設身處地來想,說不定我們在他們眼裡都成了可惡的傢伙。我們戰勝清國之後得到了台灣,自認為是以正當的手段取得的領土,可話說回來,清國人當初也只是大搖大擺地從大陸來到這裡,從他們的手中搶走了這塊土地而已。其實這塊土地應該是屬於……」【深入細膩的人生面向】「這樣想來,人生,正是一齣由時間這個幕後解說員,巧妙掌控上演的故事。相逢、單戀、分離、偶然的重逢──就是這樣重複上演的戲碼。每一次,都會慌亂地散放出心尖上的那股熱切,或者失望沮喪,抑或心寒絕望。光陰,就在這之間悄悄地流逝。」【人與自然的深刻反思】「照這樣砍下去,總有一天樟腦原木會被全部砍光的。」「什麼話!台灣的森林資源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哩!」「不必擔心。我們遵循內地偉大的林學博士的指導,砍完以後,都會重新種上柳杉。只要等個十年,又會長成新的木材了。」然而重生的再也不是原有的。【目錄】序曲第一章 浪濤之聲第二章 海風第三章 出航與返航第四章 遼闊大地第五章 赤焰沖天終幕【推薦序1】聯繫台灣╱日本、戰前╱現代的故事──《鈴木商店的當家娘》輔仁大學日文系教授 橫路 啟子 對於研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人而言,鈴木商店這個名詞應該並不陌生。而對於以前的我來說,鈴木商店只不過是一家綜合商社,當時在向台灣銀行進行巨額融資之後受到金融恐慌的影響而倒閉,間接引起台灣經濟嚴重蕭條。或許,比我更了解鈴木商店的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曠古稀世的名商人金子直吉,而不是當家的老闆娘鈴木阿米。 鈴木商店所在的神戶,位於日本的關西地方。相較於關西其他地區-例如「古都」京都、或「天下廚房」大阪,港都神戶在明治維新之後成為直接接觸西方文明的城市,在此新╱舊、西方╱東方等因素微妙地融合在一起。由於這種自由的文化風氣,以鈴木阿米為首的許多女性得以參與以男人為中心的商業界。 就如同其書名所示,這部小說將焦點放在以往較少被論及的老闆娘鈴木阿米身上,描寫日治時期最大的商社鈴木商店的創設過程,並敘述到其倒閉及之後的情形。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之下,阿米在其再婚對象的鈴木岩治郎去世之後,堅持要繼續經營他遺留下來的鈴木商店。原本為一傳統女性的阿米,在決定繼續經營公司,並由自己擔任社長時,她就成為了當家作主的「當家娘」。然而阿米並沒有沿襲岩治郎的作法,而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經營公司,注視著店員的視線既敏銳又溫柔,可說是呈現出女性的特質。 圍繞在阿米身旁的都是具有魅力的男男女女。特別在書中對於幾位女性的人格塑造非常精彩。在阿米嫁給鈴木岩治郎之後,第一個要面對的女性是家中的女傭阿石。木訥、質樸、遲鈍的她,然而內心卻充滿著親情,這種女性也許被視為太過傳統、落後,不過她的執著及內斂的熱情卻令人感到一股懷念的感覺。 繁榮港都的神戶包容了許多外地人,掌管鈴木商店的阿米面前也出現不少出身外地的員工。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阿千與珠喜。這兩位女性雖然是以女傭的身分進入鈴木商店,然而其身分、待遇與阿米對她們的感情卻呈現一個對比。其中阿米到了最後仍然接受阿千成為知己,也原諒了違背自己的珠喜,並且衷心期盼她的幸福。 在日本帝國邁向軍國主義的過程中,鈴木商店無法逃脫倒閉的命運,然而在讀完本書之後卻令人感到一股清新感。因為除了阿米之外,鈴木商店的人們都擁有強韌的精神力,他們在成功之時不驕傲,在遭遇災難之時也不氣餒。鈴木商店背負著巨大的負債,並因關東大地震帶給他們巨大的衝擊,已經到回天乏術的情形之時,他們仍舊以這種精神來面對困境。這樣的場面令人想起一九九五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一九九九年的台灣九二一以及二〇一一年的三一一大地震時台灣及日本民眾的堅強態度。在這層意義上,這篇小說也可以說是聯繫台灣與日本,戰前與現代的故事。【推薦序2】鈴木商店的當家娘淡江大學歷史系教授 林呈蓉 在近代日本經營史上,總合商社(a general trading company)「鈴木商店」的重要性可謂是不亞於「三井物產」的中小型日本商社,1917年(大正6)其年營業額甚至曾超越「三井物產」,而成為日本第一。 然而,不同於資本雄厚的財閥企業「三井物產」,「鈴木商店」則是從小雜貨業開始,伴隨近代日本輕工業與重工業技術革新,而有效掌握時代脈動,快速發跡的代表性商社之一。然而,1920年代的「鈴木商店」卻因歐戰之後所引發一連串經濟恐慌,包括1920年歐戰後的「亞洲恐慌」、1923年關東大震災首都圈壞滅所引發的「災後恐慌」、1927年因片岡直溫藏相的國會失言連帶引發的「金融恐慌」等,被迫走上停止交易處分的「倒產」不歸路;並因「鈴木商店事件」而拖累台灣銀行的經營面臨「破產」危機,在近代日本經濟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 「鈴木商店」從創業到倒產(1874-1927)維持了半個世紀,而創辦人岩治郎英年早逝,1894(明治27)之後,「鈴木商店」在頭家娘よね的帶領下,調整步閥再出發。然而,「鈴木商店」頭家娘よね雖為商家之女,但其本身並不闇商務買賣,「鈴木商店」可謂是在兩位學徒出身的資深掌櫃金子直吉與柳田富士松兩人三腳的合作協力下,而得以繼續營運。頭家娘よね則扮演穩定軍心之「鎮店媽」角色,透過其個人魅力而造就出店內上下團結一致的歸屬氛圍。無論從近代企業經營史、抑或從經營管理的角度觀之,皆可謂是另一項日本式經營管理的「奇蹟」。 而「鈴木商店」當初發跡的「二白」等兩項重要商品,即「砂糖」與「樟腦」,皆出自於近代台灣社會重要的經濟作物。因此,1895年日本擁有殖民地台灣後未久,「鈴木商店」隨即與台灣總督府要人後藤新平接洽,意圖有效獲取所謂「二白」之商品權,而這也為日後「鈴木商店」轉型成政商,並開始積極投資台灣埋下伏筆。 「鈴木商店」的事業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起之際的個人企業時代,時期大約是1874~1902年(明治7~35),「鈴木商店」乃神戶地區八大貿易商社之一;第二階段則是合名會社時代,時期約在1902~1923年(明治35~大正12),「鈴木商店」以商品販賣為始,呈多角化經營,而經營人才的錄用亦從過去的「學徒制」導向逐漸轉型成「學歷制」導向,此一時期的年營業額亦曾超越財閥企業「三井物產」;第三階段則是企業集團時代,時期是在1923~1927年(大正12~昭和2),此時「鈴木商店」集團旗下有78家株式會社,以及6家直營事業所,營業所遍及海內外各地,販賣品目超過60種以上。 「鈴木商店」除了具有所謂「總合商社」國際情報企業的特質外,更是近代日本社會所謂國策商社、國益志向經營理念的典型代表,而其旺盛的企圖心更是此一時期「商社人」之共通特質。 雖然從近代日本社會經濟的角度觀之,「鈴木商店」在很多層面皆有其代表性意義,但該會社不敵大環境之捉弄,最後是以「倒產」收場,因此所留下的相關檔案有限。《お家さん》作者玉岡かおる不同於坊間對「鈴木商店」之研究,皆從大掌櫃金子直吉或相關人員著手,而是透過不闇商務買賣的頭家娘よね的角度切入,並輔以檔案調查與口述訪談,而完成這部大作《お家さん》,也因而榮獲2008年日本「織田作之助賞」的獎勵。「鈴木商店」的發跡過程與近代台灣社會的發展脈動緊密相結,而台灣的社會經濟與島國日本雷同,充分展現著海洋國家、商業民族等特質。事實上,台灣社會不乏「鈴木商店」模式的中小型企業,而這些企業亦是支撐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此次《お家さん》一書受到台灣野人文化出版社青睞,而以中文版《鈴木商店的當家娘》刊出,勢必對今後台灣社會之於企業經營史的撰述,以及對女性研究與傳記文學的寫作等,產生典範性作用,且讓我們拭目以待。【推薦序3】大時代中的「當家娘」選書編輯 吳季倫大阪商家對於獨當一面且具有崇高地位的女老闆特別尊稱為「當家娘」。《鈴木商店的當家娘》記述了一個離過婚的守寡女子,如何在命運之神的屬意下,成為得以叱吒風雲的當家娘。鈴木商店是一家真實存在過的日本商社,曾經締造出年營業額高居全國之冠的輝煌紀錄。它由小店鋪搖身變成縱橫世界的巨型商社,在鼎盛時期擁有五千名職員以及近五十家旗下企業,商品的品項從砂糖、樟腦、纖維、乃至鋼鐵與船舶,無所不包。站在這座企業高峰絕頂的是一個出身平凡的女人――鈴木米。她展現了適所用才與充分授權的高度智慧,以精神領袖之姿帶領千百員工齊心築成了傲視群雄的企業帝國,並且始終秉持著商人強國的信念,以國家利益作為首要依歸。鈴木商店憑藉著靈敏的商業嗅覺,在日本接收台灣的第一時間,便將其王國的版圖擴展至這個寶島。本作品非常難得地將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巧妙地揉合於故事情節裡,對當時日本政府在台施行的普查、教育、法律,以及各種建設;台灣盛產的樟腦與砂糖的產銷實況與相關制度;原住民窘迫的生活與受到的不公待遇;台灣位居世界的貿易暨地理樞紐的重要性;乃至於濃綠茂密的山林麗景與遼闊無垠的平野風光等,均經作者蒐集史料與來台實地考察後做了生動翔實的著墨。透過這部小說,可以從各種面向窺見台灣那五十年歲月的軌跡刻痕。本書作者玉岡薰一九五六年出生於兵庫縣,畢業於神戶女學院大學文學系,曾任兩年教職,於結婚後暫擱教鞭走入家庭。一九八九年以榮獲神戶文學獎的處女作《再見,藍色的食夢魚》正式登上文壇。她擅以細膩的筆調描勾勒出規模浩闊的長篇作品,其中尤以《天涯之船》、《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以及《一條銀礦之道》這三部描繪日本近代黎明期面貌的小說,甚至被合譽為「明治三部曲」。她於二○○六年獲頒了兵庫縣文化獎。目前除了持續筆耕,在各文化媒體亦相當活躍。她的名字時常出現在日本網路討論區的排行榜上,是個極受歡迎的女作家。玉岡薰與另一位寫實主義作家山崎豐子雖相差約三十歲,但二人有不少相似之處。這兩位女作家不僅同樣出身於商家麋集的關西地區,也都擅長透過女性的視角書寫格局宏偉的紀實之作。《鈴木商店的當家娘》的主角,是鈴木商店的鈴木米女士,山崎豐子所著《花暖簾》的主角原型,則是吉本興業的創辦人吉本勢女士。這兩本小說皆是精心描寫小店鋪遺孀如何於動盪不安的上個世紀九零年代初期,在爾虞我詐的商界中如何掙得天下,旋又遭到狂駭的時代巨浪吞噬,而至曲終席散的艱辛奮鬥史。兩書並陳展讀,可深刻感受到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正是這些展現出柔韌性格與果敢風骨的女性,默默地扮演著穩定浮躁民心的堅實力量。作者曾在新潮社出版的雜誌《波》的二○○七年十二月號刊裡,與著名演員兒玉清做過一場本書的出版紀念對談,揭露了不少這本創作的祕辛。本書誕生的機緣是來自於她在蒐集上一本長篇小說《天涯之船》的寫作資料時,發現主人翁之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仍能安心在歐洲作畫,是由於其金援全數來自於「鈴木」,這才勾起了她對鈴木商店的好奇。此外,雖然被譽為國民作家的城山三郎亦曾於一九七五年出版過同以鈴木商店為主軸、大掌櫃金子直吉為主角的小說《鼠》,但是玉岡薰希望由女性觀點切入這個題材。當她費心搜羅鈴木米的資料卻只得歌功頌德的隻字片語時,頓時陷入了瓶頸。直到她找到一本由鈴木米吟寫的和歌(以五音節與七音節反覆構組而成的日本傳統詩詞)集,才重又從中拼湊出這位當家娘的心境風貌,並且將這些和歌適妥地安插在書裡的各個場景,為本書增添不少繽紛。本書的內容是以鈴木商店的公司沿革為主要架構,鋪陳出轉折多變的故事情節。書中的部分角色為真實人物(鈴木米、金子直吉、柳田富士松),有些是虛構出來的(福田珠喜、田川萬作、棚倉拓海),透過小說家的神妙之筆為其注入筋骨血肉。許多日本的年輕讀者在捧讀之餘深受後述三位要角著迷,並且熱切上網搜尋卻怎麼也找不到相關資訊。直至作者於某次接受所居城市的電台主持人的訪問時,才透露這幾位都是她虛構的人物,讓書迷連聲驚呼難以置信。故事的開頭是鈴木米受到二哥的連累,於婚後不久便被迫與青梅竹馬的丈夫離異,只得投靠在神戶做生意的大哥,由大哥安排再嫁給殷實勤奮的糖鋪老闆鈴木岩治郎。店裡的學徒柳田富士松與金子直吉成為日後締造鈴木帝國的兩大支柱。柳田的性格保守踏實,負責掌理起家的糖業;金子的個性積極、頭腦靈活,負責跨足開拓以樟腦為首的其他產業,曾因未充分掌握資訊險陷店鋪於倒閉危機,養成日後會多加忖思的習性。正當鈴木商店的生意漸入軌道時,岩治郎突然撒手人寰。此時,阿米才四十二歲,兩個兒子分別只有十七歲與七歲。她毅然決定繼續守住鈴木商店這塊店招,暫由柳田與金子兩大掌櫃全權負責經營,直到兒子成人為止。於此同時,阿米的前夫病歿,交代年幼的女兒珠喜前來投靠阿米,阿米將她視如己出地訓練栽培。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台灣成為日本的屬地,金子嗅到了龐大的商機,親赴台灣並與當時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結為好友,在對台政策與建設上多所建言,並指派店員田川萬作趕赴台灣搶覓機先,陸續設置了台南辦事處與建立糖廠。金子研發出從樟腦廢油裡再度提煉出樟腦的製程,由此賺得鉅額的專利抽成費用。鈴木商店於此時由個人店鋪正式登記為資本額五十萬日圓的公司,開始跨足紡織、鋼鐵、船舶等產業,並於日俄戰爭時期抓準貿易時機,以及接獲大筆政府訂單,由此奠定了日後年營業額高達十五億日圓的基礎。田川被徵召上前線,於戰場負傷慘重,毀容斷臂瘸腿後遠避台灣,繼續為鈴木商店效力,並於因緣巧合下與原住民女郎結褵生子,卻礙於社會觀感而無法公開喜訊。阿米想將珠喜許配給青年才俊棚倉拓海,可是暗戀田川的珠喜竟離家搭船逃至台灣欲投入田川懷抱,在得知實情後傷心欲絕擬投河自盡,恰巧救起險遭溺斃的台灣富商林本源家族剛出生的男嬰,之後進入林家幫傭。田川因妻兒在日本人、中國人、原住民三方衝突中無妄波及身亡而偕同原住民抗爭,遭到警方逮捕釋放後辭職黯然離開台灣,珠喜這才答應拓海的求婚,攜手回到日本。鈴木商店此時的聲勢如日中天,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商社。阿米先後獲得天皇的皇妹召見、以及獲頒綠綬褒章與藍綬褒章的殊榮。一九一八年由於全國稻米供應不足,各地人民風起雲湧地發動了抗爭,史稱奪糧暴動。鈴木商店配合政府政策,立即至國外大舉搜購稻米擬運回國廉售以抑制米價,卻在報紙專題報導的誤導與渲染下,反被民眾視為囤積炒作的惡商,並且失去理性地燒燬鈴木商店的各處據點,凶狠地追殺職員與女眷,甚至懸賞十萬日圓要取金子直吉的項上人頭。鈴木商店於暴動弭平後並未從此一蹶不振,反而很快地協心重整並攀上事業的顛峰。阿米甚至與石油大亨洛克斐勒被紐約時報譽為世界上最有錢的男女。可惜,金子誤判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機導致庫存過量;加上關東大地震後,政府下令各企業的應付帳款全部一筆勾銷,造成鈴木商店的嚴重呆帳。各銀行的停止融資給了鈴木商店致命的一擊,致使其背負高達五億日圓鉅額債務,幾達當時日本國家年度預算的三分之一。鈴木商店飲恨倒閉,但阿米仍堅持絕不當下宣布破產,而是在賣出多家相關企業、清償了所有負債後,才正式解散。《鈴木商店的當家娘》於二○○八年榮獲由大阪文學振興會主辦的「織田作之助文學獎」,出版迄今已經十一刷,是一本口碑甚高的長銷書。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台灣的讀者似乎比日本的讀者多了幾分幸運,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這本精采的小說,重新回到歷史現場審視那個時代的精神與生活面貌。【內容試閱】明治二十七年,老闆岩治郎突然撒手人寰了。鈴木岩治郎,享年五十四歲。他的一生始於動盪的幕府末年,從最底層嘗盡磨難奮鬥向上,終於在明治年間建立起享譽神戶的大商號。岩治郎的身體向來硬朗,不曾臥病在床,沒人料到他竟會突然病倒,短短不到一天時間便溘然謝世了。他做事向來專斷獨行,就連離開人世也如此瀟灑地揮袖離去。我先是第一段婚姻黯然分手,這回又與丈夫死別,四十二歲已成了遺孀。這時長男德治郎是十七歲,么兒岩藏才只有十一歲而已,他們現在還沒辦法繼承這家店。讓兒子們負笈東京飽讀學問,是岩治郎這輩子的夢想。這個國家對於成年人的法定年齡是指取得選舉權的年齡,亦即能夠繳納超過十五圓稅金、二十五歲以上的帝國男子。只要扳指數算一下就曉得,德治郎還要八年才能成年,八年的歲月,可不是一眨眼就過得了的。話說回來,就算在兒子成年之前由我暫時接下這家店,想在這神戶日新月異的國際市場裡經營砂糖及樟腦的批發,也決不是一個女人做得來的事業。況且鈴木早已不再是隨處可見的街坊上的零售鋪,已經成為員工數多達二十人的進出口盤商了。「真是可惜呀,好不容易才把店擴展到這個規模,現在也只能結算清楚後,把店收掉了。」前來參加告別式的某個親戚,這樣勸我死了心。「妳還真命苦哪。現在只能善盡母親的職責,把孩子們好好扶養長大,才能讓岩治郎在九泉之下瞑目了。」大哥仲右衛門也看法相同,他認為自己能做的就是把無依無靠的妹妹和孩子們接到家裡照顧,直到孩子長大成人為止。雖然大哥也有自己的家庭,這麼做必定會增添大嫂諸多麻煩,可這是身為長男的責任。女人家無法只靠自己一個活下去的,非得要依附著家裡的男人──父親、丈夫或兒子,才不會受到社會的排擠。當女人失去了身為一家之主的丈夫以後,便只能回到娘家依附在大家長底下過日子。事到如今,我腦中唯一的念頭只剩下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兩個失怙的孩子拉拔長大。不幸之幸是,收了店以後結算的錢,還夠支應兒子們讀到高學歷,完成丈夫的遺願。丈夫所留下來的九萬圓資產,足夠寡婦省吃儉用過日子了。我的人生,到此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想到這裡,心裡不無悲澀地長嘆了一聲。接下來,只盼眾家親友都能惠予關懷兒子們。除此以外,我心裡不敢有其他的奢望。我原本是這麼打算的,直到那一天──是的,就是治喪結束,做完第三十五天法事的那一天。阿石前來喚了一聲,「老闆娘,門口有人想來慰唁。」畢竟岩治郎走得毫無預警,前來弔唁的親友有些是在出差時接獲了噩耗,有些是直到現在才聽到這個消息,所以陸陸續續都有人前來弔祭,我以為這位客人也是這樣的。可當我出去一看,門口根本沒人。我納悶地往前探走了一步,籠罩在夜幕裡的榮町商家早已熄燈打烊,路上看不見任何人跡。我又轉頭朝巷弄的另一側看去,就在鄰家圍牆旁的陰影處,瞥見了一條身影。霎時間,那道比圍牆還要高的人影,竟在我的眼前倏然消失了,令我的心臟突地險些停止了跳動。難不成,那是惣七哥嗎?不會吧……。自從離婚二十年以來,我們相隔神戶和姬路兩地,連現況都未曾聽聞。一個早已斷了訊的人,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呢?不過,也不是全無可能。岩治郎的驟逝,想必已是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只要惣七哥出門洽商,一定略有耳聞,即便來探望我是否安好,問一聲失去丈夫以後的日子該怎麼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也許令人難以想像,可他就是這樣一個男人。他不在意體面、不故意賭氣、不講求虛榮,從小就一直陪在身邊保護我。或許他原先沒打算要做什麼,只是無法眼睜睜扔下我不管,但在打烊的店門口前等我的時候,忽然發現還是不應該見面吧。惣七哥。我嚅囁著這個思念的名字。守寡的我,往後只能在神戶的某個角落,靜悄悄地過著小日子,扳指數算著孩子的一天天成長,偶爾回一趟姬路,回憶著過去的歲月點滴。或許上了歲數以後,還能夠重拾童心,和惣七哥在護城河畔喝著茶、釣著鯽魚,笑看著一旁的孩童們嬉戲……。哎,我想得太天真了。失去了能夠庇護我的丈夫以後,無助的孤獨使我立刻想起了他。我們倆早沒了緣分。縱使拆散了我們姻緣的公公已不在人世,但我心底很清楚,即便兩人都恢復了自由之身,可覆水早已難再收回了呀。忽然間,船運商後藤屋老闆那張皺紋滿布的臉陡然出現在我的面前,打斷了我的聯翩浮想。他的店面和鈴木商店之間只隔著一戶鄰居。「嘿,阿米太太呀,您怎麼啦?我想和大家一起誦經,是不是來得太早了呀?」我連忙擠出笑容,「哪兒的話,請進。」說完,忍不住嘆了口氣,方才真是胡思亂想呀。我帶著後藤屋老闆進去裡面。店裡後方掛著學徒們從門口收下來的店簾,染成赤褐色的布招上有個留白的辰字。這飽經風吹雨打的店簾處處可見斑駁,布質也變得稀薄,宛如岩治郎的人生寫照,令我一陣悲從中來。「辛苦您了……」我低低地感謝他一聲,卻彷彿看到岩治郎滿臉不高興地俯視著連前夫也放心不下的我。我絕不能讓大家擔心!我絕不能讓惣七哥憂心如焚,趕來這裡探望!即使未來的日子充滿艱辛與苦澀,也必須把這一切全藏在店簾後面,不可以被外人瞧見。這幅店簾似乎如此告誡著我。當我回到親友們齊聚的客廳時,已經在心中掛起了染有「阿米」的布簾,挺起胸膛,告訴自己一切都沒問題了。「讓各位久等了。」正當我環視在座親友,準備向各位致詞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低著頭,料想我即將宣布收起這家店。我赫然發現人群中唯獨有一個人坐直了身子,眼神堅定地望著我。那個人是直仔。他簡直像從黑暗的硬殼裡伸長了脖子渴求著希望之光的烏龜,渾然不覺自己的模樣滑稽,凌厲的目光十分堅決。我看到了那雙躲在厚重鏡片後面的眸光濕潤,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那專注眼神彷彿深怕漏聽了我即將要說出的一字一句。你的眼淚為誰而流?──我從遠處的上座,無言地質問直仔。向來被岩治郎瞧不起的直仔,總不可能是為了思念故人而淌下了感傷的眼淚吧。下一秒,我恍然大悟了。他悲傷的不是岩治郎的死去,而是與他們休戚相息的這家店即將要關門了。接著,我看到了富士仔的臉。富士仔雖然沒說什麼,可這家店畢竟是他父親一手奠下了基礎後,再交給了別人的分店。店簾上的辰字商標,正是父親用生命投注心血的證明,他應該不忍見到由別人之手卸下這塊店招吧。還有,不能忘記我收藏在庫房裡的那身破爛衣物。還記得那一天,富士仔毅然來到店裡,決心從此要與鈴木商店生死與共。此刻的我更應該深切體會到他的這番赤誠。一幕幕情景交替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小學徒們大清早拿抹布擦拭店面的模樣、二掌櫃搬運貨物的身影、大掌櫃就著小燈記帳到深夜的面龐……。他們別無所求,這家店就是他們人生舞台的全部了。直仔以眼神責備了我──說什麼必須由你把老百姓還買不起的昂貴砂糖和樟腦降價普及,由商人來貫徹真正的文明開化社會的,不正是老闆娘您嗎?可以現在就收掉生意嗎?卸下店簾真的好嗎?當初我遠赴土佐,親口說服直仔的話語,此時此刻重重地打在了我自己的心上。我不能收了這家店!這股堅定的決心,連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我窺探著已經化為一座小牌位的丈夫。不行嗎?──我悄悄地問了他,可當然聽不到他的回答。我抬起頭環視了店裡,岩治郎的一輩子都奉獻給這家店了。倒不如繼續守著這份家業,即便是慘澹經營,也比關門大吉來得讓他更高興。沒問題的!我們一定會繼續守護你留下來的這家店,這家你一手建立起來的店!想一想,這正是老天賦予我最大的「補繕任務」。這一塊失去了主人、破了一個大洞的布簾,得由我想辦法像往常一樣縫補起來。女人手裡的針線,就是這個功用。我下定了決心,這就是我人生的正確目標,再也不要讓惣七哥擔憂了。我重又望向在座的親友們。「望請各位往後同樣大力襄助鈴木商店!」眾人聽到我竭誠的懇求,頓時面面相覷。阿米太太剛剛說了什麼?她說要繼續開店嗎?──這番央託讓他們一時難以置信,不禁向左右尋求確認。我向阿石使了個眼色,讓她把等在裡面的兩個兒子帶了過來。還是小學生的岩藏,和剛上高等學校、身穿制服的德治郎來到眾人齊聚的面前,未脫稚氣的臉上掩不住緊張的表情。他們的出現,亦再度勾起大家對留下兩個小孩的岩治郎走得太早的不捨與唏噓。「這些小孩還沒辦法繼承家業,還請各位多加提攜關照。」我讓他們倆分坐在我的左右,再度向大家欠身行禮。「對吧?你們兩個就算父親不在了,也同樣要努力精進,成為傑出的店主,對吧?」客廳裡陷入了一片驚疑的靜寂。要成為店主?要繼續開店直到孩子長大接手?德治郎知道四座的視線全都集中在自己和弟弟的身上,慌怕得說不出話來;相對地,年紀幼小不知天高地厚的岩藏則迎著我的眼神,語氣堅定地應接答道:「是的!我要當個了不起的生意人!」答得真棒!這是我平素對他們的庭訓。不可以只當個追求利益的商人,要永遠抱持著增進人民與社會福利的經商態度。「說得真好,岩藏。你的志向真偉大!」鮮少稱讚孩子的我給予的讚美,聽得岩藏滿臉笑容。「德治郎呢?你也會好好地繼承這家店吧?」這孩子生長在父母言不可違的時代,何況父親才剛逝世,身為兒子的孝心激發他必須輔佐寡母的骨氣。性情體貼順從的德治郎當然不會當場拒絕,而是以清楚的聲音回答了「是的」。「各位親友,您們已經聽到孩子們的回答了。儘管力微勢單,我們母子會一起努力,守住這家店。敬請各位不吝指導,栽培年紀尚小繼承人成為出色的店主!」我並未遵從眾家親友們商討得出的關店提議,而是在這一刻高調地宣布一如往常繼續做生意。放遠望去,直仔方才險些淌下的淚水,此刻閃耀著歡喜的晶光。我彷彿聽見了他對我說:老闆娘,您這番話說得太棒了!好的,我發誓不惜赴湯蹈火,也必定會扛起這個店號,直到少爺們長大接棒。不過,我這麼做並非為了直仔,而是為了我自己,為了兒子們的未來。如今回想起來,赫然發現當初的這個決定,竟不僅只是為了自己、孩子和店員,最後甚至已經與國家社稷的未來密不可分了。然而這時,有一個人冷靜地看著我。「我了解妳捨不下這麼大的店,可妳要怎麼經營下去呢?」大哥仲右衛門低聲問了我。還得等上個幾年,德治郎才能長大繼承家業,實際參與經營,也難怪大哥會擔憂。「大哥,可這家店既沒有欠款,也有往來二十年的長期客戶,還有先夫親手培植的店員,即便由身為女人的我接掌店務,總不可能維持不下去吧。」從現在起,我被賦予的最新使命是兢兢業業地守護這塊先夫留下來的褪色店簾,不能讓它破損綻線,直到交到兒子的手中,由他親自染上簇新的色彩。我的冷靜連自己都難以置信。「大哥,有個請求。可否請您當這兩個孩子的監護人,直到他們長大成年?」我只是一介女子,再怎麼樣都無法成為一家之主;可即便是未成年的男孩,只要在監護人的看顧之下,就可以守住這個家。所有的努力與辛苦,僅僅需要熬到德治郎成年的那一天為止。只要撐忍到繼承人德治郎能夠接下第二代岩治郎的名號就行了。我重新又默默地向岩治郎的偌小牌位行了禮。德治郎和岩藏就交給我了,可憐小小年紀早么的米治郎,就麻煩您了。親戚們一籌莫展地相視無措,但沒有任何人能義正辭嚴地站出來反對。直吉由衷欠身趴伏。自己只是一個店員,根本沒資格對商店的未來置喙,沒想到老闆娘簡直像有讀心術般,竟然當眾宣布會繼續經營這家店。直吉激動得不能自已,仔細聆聽著阿米做出這個嚴肅決定的後續安排。另一位監護人,則由岩治郎在大阪辰巳屋工作時的同事、亦同樣掛著辰字店招的大阪辰巳屋的藤田接下了這份重任。和岩治郎情同手足的他,不客氣地對阿米說道:「阿米太太,妳做了個要命的選擇哪。做生意可不是妳想的那麼簡單哩。」阿米聽到了這段話,更覺得自己只能勇往直前了。「我曉得,所以才要請藤田兄大力幫忙。」阿米非常清楚未來的路有多麼艱辛,身子止不住地發抖。沒有了岩治郎,商店該怎麼維持以往的經營呢?當外界知道是由女人當家,會不會有騙子上門訛詐呢?即便發生了嚴重的事件,一個女人家就連出面接受法律制裁的權利都不被社會允許。店員們在女老闆之下,是否仍願意努力工作呢?即使大哥和藤田兄慨然允諾,擔任兒子的監護人,在經營上當真不會增添他們的麻煩嗎?阿米一下子擔憂這個、一下子又煩惱那個,往後必須親自面對的重重險阻在腦中縱橫交錯,當即體認到在現實生活中,想繼續開店是多麼不容易。阿米愈想下去,怕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至於那些親戚們,即便還不了解阿米的堅定信念,到最後也只好不置可否地接受了這個決定。阿米暗自下了決定,別妄想什麼要擴展事業了,若能維持沒有赤字的現狀交到兒子手中繼承,就該謝天謝地了。誰會料想得到,再過不到十年,這個遺孀的商店居然躍升為世界聞名的龐大企業!這天晚上,阿米把所有的店員召集到店裡的帳房來。「你們都聽到了,以後這家店照樣掛起店招,和往常一樣做生意。」自從老闆過世以後,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店員們終日惶惶不安,這時總算放下了忐忑的心情。「你們往後得比以前更加賣力工作才行!外人以後對鈴木的評價會是換了女老闆就不行了,還是就算老闆不在了,光靠店員照樣經營得有聲有色──端看你們怎麼做了!」向來溫柔的老闆娘不假詞色的嚴厲訓示,店員們無不陡然繃緊神經;但下一剎那,阿米又恢復了往常的語氣鼓勵他們:「沒問題的。一家店的興衰勝敗,全憑上上下下的幹勁。只要拿出誠意做買賣就行了。」說完,阿米向店員們跪膝齊手請託,「一切就拜託大家了。」您們等著看吧!──阿米在心裡對著亡夫以及惣七,喃喃說道。店裡的人一起欠身趴伏回了禮。他們已經習慣了老闆岩治郎狂烈的脾氣,提到老闆,只會聯想到嚴峻苛求,可往後的老闆換成總是像慈母般呵護他們的阿米了。阿米老闆如此懇託,大家當然會更加奮發賣命工作。這家店將由阿米和自己守護下去!每個人的心裡萌生的團結與使命感,促使鈴木商店邁入了嶄新的時代。而以女老闆領軍的這個全新體制,揭開的不僅是鈴木商店,更是日本經濟界的歷史新頁。

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上下) EPUB, PDF, TXT, AZW3, MOBI,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上下)》电子书免费下载

epub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azw3下载 mobi下载 fb2下载 djvu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