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

汤一介集(套装共10册)

第一卷《哲学家与哲学工作者》本卷收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所写的已刊或未刊论文,表现了作者在1949年前对哲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1949年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极左思潮影响,一个中国学人从想

汤一介

远近丛书:天
远近丛书:天

《远近丛书:天》讲述了:中国古话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朝夕相处的人尚且不相同,何况远隔重洋,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呢?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和眼光来看,也全然不同;中国古代

汤一介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而且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故可以作为一种儒学读本贡献给读者。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

汤一介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

《瞩望新轴心时代:在新世纪的哲学思考》汇集汤老于新旧世纪之交所撰论文、书序、演讲以及访淡三十余篇,探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儒学第三期发展等问题;尤其标举反本开新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指出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

汤一介

汤一介哲学精华编(乐黛云作序)
汤一介哲学精华编(乐黛云作序)

《汤一介哲学精华编》内容简介:确立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使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返本开新中,会通中西古今之学,重新燃起思想火焰,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的责任。上世纪80年代,汤一介先生重新思考中国哲学,重

汤一介

师道师说:汤一介卷
师道师说:汤一介卷

该书选取了汤一介先生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若干论文与随笔,包括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中国哲学的走向问题以及对“五四运动”的反思,如何传承并创新中国哲学以及如建构中国解释学、中国“儒家伦理与中国现

汤一介

我们三代人/导师口述史丛书/什刹海书院文库
我们三代人/导师口述史丛书/什刹海书院文库

《我们三代人》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首次出版。全书分别叙述了祖父、父亲和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

汤一介

燕南园往事
燕南园往事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是北大未名湖畔的学界双璧,汤一介先生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乐黛云先生则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1952年秋,汤一介父亲、时任燕京大学副校长的汤用彤被分配住至燕南园58号。后

汤一介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什刹海书院2013年年刊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什刹海书院2013年年刊

2011年成立的什刹海书院以“秉承五千年中华人文传统之大道,弘扬儒释道三教圆融益世之精神,包容诸子与百家探索求新之学说,培育重道德自信自觉自强之英才”为宗旨,努力在传承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汇集学术

汤一介

汤一介散文集
汤一介散文集

《汤一介散文集》精选汤一介先生历年来的散文作品,包含忆旧随笔、传统与现代文化评论和对《老子》《心经》《世说新语》的哲学解读等等,是汤先生学术生涯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也是了解儒释道哲学思想和现代中国曲

汤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