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历史的逻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
历史的逻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

本书从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历史学和社会科学都给予另一学科一些颇为关键的启发,作者认为,只有将对历史时间的独特认识和对更广义理论性的问题的关注联系起来,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社会理论

小威廉•H.休厄尔(Willam H.Sewell Jr.)

中华姓氏起源通史
中华姓氏起源通史

《中华姓氏起源通史》从整体上分为两章。第一章从姓氏的源头讲起,讲述关于姓氏来源、郡望与堂号、姓氏与人口迁徙、姓氏的演变与发展和中华姓氏的当代形态以及中华姓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让读者通过此书详尽理解姓氏

廖康强

史通通释(繁体竖排版)
史通通释(繁体竖排版)

《史通通释(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史通》是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分内外篇,共20卷,此书尽显刘知几提出的史学家必须兼具的“史学三长”。可以说《史通》的成书对于后

刘知几

交错的文化史论集
交错的文化史论集

《交错的文化史论集》有别于传统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所研究的主要区域,即是中国及其周边,研究中国文化与多种异域文化之间、乃至各种异域文化之间在中国的交错融合过程,以及通过这一过程所产生出的新文化、新思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神话、仪式与口述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神话、仪式与口述

在本书中,作者关注与神话、口语材料和文学作品有关的主题,这些问题始终是人类学关注的对象。本书综合分析了古代文本与现代的作品,以简洁易懂的方式剖析了一些基础性概念体系。这些体系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础。作者依

杰克•古迪(Jack Goody)

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修订版)
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修订版)

《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修订版)》从康德、赫尔德、席勒、费希特、谢林、洪堡、黑格尔等七位德国哲学家的原著出发,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哲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梳理和探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秋零

权演论:永恒的社会动力学
权演论:永恒的社会动力学

《权演论:永恒的社会动力学》通过对权力和权势及其变理的讨论,意在探索三大权演原理即权势整合原理、权势差值效应原理、权力辩证法原理和四大权力基本规律即域内权力中心唯一律、社会(组织)权力分层律、权力关系

尚文化

蒙古史学史:十三世纪—十七世纪 (修订本)
蒙古史学史:十三世纪—十七世纪 (修订本)

《蒙古史学史》由蒙古国科学院著名学者沙·比拉教授创作,是蒙古史学研究者的必备参考资料。《蒙古史学史》从史学史角度出发对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末蒙古封建主义制度确立时期蒙古人历史知识的发展过程、十五世纪初至

沙•比拉

西方古典学研究:古典历史研究史(上卷)
西方古典学研究:古典历史研究史(上卷)

西方古典学研究:古典历史研究史(上卷)是一本史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晏绍祥所著,全书共有2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图书装帧形式选用平装,ISBN: 9787301229958 海报:

晏绍祥

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
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

《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发表于1983年。《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试图在哲学逻辑中追溯历史叙事的复杂性的根基,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一种叙述哲学的结构。作者考察了现有叙事研究方

F.R.安克施密特

中国史学史(套装共3册)
中国史学史(套装共3册)

《中国史学史(套装共3册)》包括:《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中国史学史(第二册)》、《中国史学史(第三册)》。从一九八七年的春天,我正式开始撰写《中国史学史》,到二○○四年的六月,第三册问世,前后历

杜维运

明代官方修史与朝廷政治
明代官方修史与朝廷政治

本文以明代官方史学为研究对象,以政治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揭示明代朝廷政治如何影响明代官方史学的发展,以及明代官方修史又是如何服务于政治。一方面,官方对史学的重视促进了明代官方史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史学很

杨永康

古典学术讲要(修订本)
古典学术讲要(修订本)

《古典学术讲要(修订本)》系张文江根据上课讲义整理、改写,内容是选择《史记》《西游记》《五灯会元》等书的篇章加以讲解发挥,立意独特,语言精练,生动。大约二十五年来,我一直在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的部分典籍,

张文江

治史三书
治史三书

《治史三书》作者严耕望享誉国际史坛,是钱穆最欣赏的学生,胡适、杨联陞一致称许的史学大家,余英时誉之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治史三书》汇集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

严耕望

历史研究(上、下)
历史研究(上、下)

在本书中,汤因比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综合比较,他认为,文化是通过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所遭受的考验而产生的;文化的生长是由那些"退隐"和"复出"的

[英]阿诺德•汤因比 著 D•C•萨默维尔 编 郭小凌

历史主义贫困论
历史主义贫困论

《历史主义贫困论》一书对历史主义这种贫乏的方法作出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即用历史学的哲学来取代以往的历史哲学,其中心问题是历史学的成立其本身的哲学基础。

波珀(Popper)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选取了七个能够全面反映大明王朝运作规则的人物:一个皇帝:朱元璋;一个篡位者:朱棣;一个清官:海瑞;一个太监:魏忠贤;一个造反者:张献忠;一个叛徒:吴三桂;一个忠臣:郑成功。《大明

张宏杰

十三不靠
十三不靠

有道是,生而如麻,十三不靠,但搓无妨,万一和了呢?张发财这位居于南宁的东北纯爷们,数年来钻研历史八卦,段位高升,已从历史狗仔队要员熬成非主流历史学家。代表作垒了几部,倒是初心未改,微(博)斯人常在。此

张发财

西方史学通史第6卷:现当代时期
西方史学通史第6卷:现当代时期

《西方史学通史第6卷:现当代时期》内容简介:本卷阐述自19世纪末以来过至当下的西方史学的历史进程,以翔实的史料和系统的梳理,揭示西方史学从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新史学思潮在西方各

周兵

史学导论(修订本)
史学导论(修订本)

《史学导论(修订本)》依据自古至今海内外史学理论成果和史学实践经验,将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历史本体论、史学形态学以及历史认识主体自身的素质作为统一的论述体系,揭示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分析历史研究的

姜义华

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博学史学系列•历史哲学引论(增订本)
21世纪大学文科教材•博学史学系列•历史哲学引论(增订本)

《历史哲学引论(增订本)》内容简介:当我们问“物理学是不是一种科学”,实际的问题是:以这种研究逻辑来研究物理世界所获得的知识是否可称之为科学。然而,当我们以同样的方式来设问历史学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张耕华

真历史在民间
真历史在民间

《真历史在民间》内容简介:著名作家梁晓声2014“终结性”时政之作!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抱怨?中国人的火气从哪里来?请听梁晓声说,民间的真实情绪决定了未来十年的中国!这是一部讲述历史同时针砭当下的时政作品

梁晓声

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
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

本书改变了以往以民族主义概念观察历史问题的视角,在宋辽对峙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以10世纪燕云地区部分汉人官员和将领依附契丹政权的史实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从唐灭亡(907)至宋辽澶渊之盟(1005)间这一复

史怀梅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以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

德里克

福特自传:为什么生意并不总是很好做
福特自传:为什么生意并不总是很好做

《福特自传:为什么生意并不总是很好做?》内容简介:美国人最应该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华盛顿,他赢得了国家独立。放弃了最高领袖终生制,为未来的国家富强打下了基础;另一个人就是福特,他创立了服务型的利润增长模

亨利•福特

简牍所见汉匈关系史料整理与研究
简牍所见汉匈关系史料整理与研究

《简牍所见汉匈关系史料整理与研究》通过对已经公布的西北简牍中所见的汉匈关系史史料进行梳理、分类、辨析、统计、考证,并结合传世文献史料,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的汉匈关系进行研究。《

特日格乐

海商帝国:郑氏集团的官商关系及其起源(1625-1683)
海商帝国:郑氏集团的官商关系及其起源(1625-1683)

15世纪末的大航海开辟了新航线,已有的区域性贸易圈被不断延伸的新航线重新整合在了一起。面对贸易利润的增加和明朝的海禁政策以及西方商人的武装贸易竞争,在明政府军事保护缺位的情况下,华商逐渐联合组成强大的

刘强

文明社会史论
文明社会史论

在《文明社会史论》涉猎广泛的著作中,弗格森在肯定工商业文明的“进步性”的同时,立足于古典社会政治理论对现代文明的“异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批判。他的这些(古典保守主义立场上的)批评与当时由休谟和斯密代表

亚当•弗格森

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
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

《移动通信与社会变迁:全球视角下的传播变革》内容简介:移动电话是身份的象征,是时尚的小玩意儿,还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或者三者兼具?根据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数据,作者研究了无线通信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认

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

黎民恨:汉朝衰亡录
黎民恨:汉朝衰亡录

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进入史书,而平民百姓却少有人提及。公孙策的《黎民恨:汉朝衰亡录》打破了这种局面,将汉朝的兴衰与人民疾苦首次联系在了一起,取《资治通鉴》《史记》等经典原著的精华,

公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