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家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全面反映了新史学首倡者梁启超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历史研究影响巨大。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史的定义、意义和范围;第二章回顾并评价

梁启超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佛学研究十八篇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佛学研究十八篇

《佛学研究十八篇》一书以论文集形式收录了梁启超的十八篇佛学文章,成为梁启超晚年佛学代表作的汇编。书中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佛教的兴衰流变,以及相关的事项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内容涉及:佛教的产生;原始

梁启超

佛学研究十八篇
佛学研究十八篇

《佛学研究十八篇》集中收录了梁启超各类佛学文章,这些论文基本上是梁先生在接受了新的研究方法后的学术成果,它又反映了从传统佛学向现代佛学研究转向的特点。陈士强先生的《导读》对《佛学研究十八篇》作了详尽的

梁启超

先秦诗鉴赏辞典
先秦诗鉴赏辞典

先秦诗鉴赏辞典是一本国学名家方面的书籍,姜亮夫所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图书装帧形式选用精装,ISBN: 9787532604845 导入数据

姜亮夫

新理学
新理学

数年来即拟写《新理学》一书,因杂事多未果。去年中日战起,随学校南来,居于南岳。所见胜迹,多与哲学史有关者。怀昔贤之高风,对当世之巨变,心中感发,不能自已。又以山居,除授课外无杂事,每日皆写数千字。积二

冯友兰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样,系梁启超先生二十多年史学研究的总结,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至今仍具有指引历史研究门径、启迪后学的价值。全书分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包括《史的目的》、《史

梁启超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

净因法师

中信国学大典:资治通鉴
中信国学大典:资治通鉴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

张伟保

先秦史
先秦史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断代史的第一部。本书初版于1941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吕著其他各部断代史一样,本书也分前后两部分。前

吕思勉

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
康有为与儒学的"新世"

儒学的“返本开新”,即通过对儒家经典系统的新解释和新阐发,使之又具有应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可能。1840年以来,以鸦片战争为前导,中国被迫卷入了西方现代性的“铁笼子”,作为中国文明核心的儒家思想,面临

干春松

向庄子借智慧
向庄子借智慧

《向庄子借智慧》讲述了:庄子哲学深深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庄子》一书阐发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依然充满生机,可以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其中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如螳螂捕蝉、庖丁解牛、庄周梦蝶等等,更

傅佩荣

傅佩荣谈人生:易经与人生(修订版)
傅佩荣谈人生:易经与人生(修订版)

《易经与人生》在古代经典中属于哲学类,它是一套圆满的哲学体系。《易经与人生》再三揭示人生的正途在于:培养德行、增强能力,以及启发智慧。《易经与人生》的六十四卦是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占卦还需要解卦,这表

傅佩荣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中国哲学简史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现代哲学史(精)(2册)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现代哲学史(精)(2册)

编辑推荐语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被誉为东方的“圣经”;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其为生命灯塔;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世界政要、专家、学者、名流一致推荐的顶级经典!

冯友兰

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
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

《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由梁漱溟先生写给第二任夫人陈淑芬的50封家书组成。这些书信从未发表过,对于梁漱溟研究者来说,意义非凡。特请梁漱溟的儿子来做相关注释。《梁漱溟致夫人的四十九封家书》是失而复

梁漱溟

中国哲学史(套装上下册)
中国哲学史(套装上下册)

《中国哲学史(套装共2册)》是首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赞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中国哲学史(套装共2册)》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

冯友兰

1933,聆听民国
1933,聆听民国

《1933,聆听民国》140余位文化精英,244个“梦想中的生活”,首次完整揭秘。1932年11月1日,久负盛名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400多封征稿信,主编胡愈之在信中说:“在这昏黑的

林语堂

论语300讲(套装上下册)
论语300讲(套装上下册)

《论语300讲(套装上下册)》是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最集中表述孔子思想的一部书。它是由孔子的弟子编订的。有子、曾子几人的学生负责编辑,所以在《论语》中,他们也被称作“子”。“子”就是老师的意思。《论语

傅佩荣

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
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

《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内容简介:《易经》位居《十三经注疏》之首,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备受中外智者推崇。傅佩荣教授积四十年研习之功,形成了对《易经》的理论体系,并将《

傅佩荣

秦汉史
秦汉史

《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四部断代史之一。吕思勉系中国近代的史学大师,著述丰富,成就卓著。《秦汉史》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重版,是研究秦汉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与先期

吕思勉

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中国文化要义
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共包括十四个章节。各个章节讲述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从中国人的家说起;第三章集团生活的西方人;第四章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第五章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第六章以道德代宗教;第七章

梁漱溟

学术笔记丛刊:茶香室丛钞(套装1-4册)
学术笔记丛刊:茶香室丛钞(套装1-4册)

《学术笔记丛刊:茶香室丛钞(套装1-4册)》收入春在堂全书中。作者与其夫人姚氏优俪之情极笃。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夏姚氏卒,作者于同年冬葬夫人于杭州西湖旁的右台山,又于其旁隙地筑屋三间以居,其卧室郎用姚

俞樾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内容主要包括:孔家思想史、命名、范围、取材、方法、孔家思想之来历、孔子的态度、仁、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的态度、非功利的态度、非刑罚的态度、礼乐的态度、孝

梁漱溟

大学用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大学用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大学用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内容简介: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哲学史,最重要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整理中国哲学史的丰富史料,探索中国哲学的具体发展过程,从而发现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用

张岱年

忆往谈旧录:梁漱溟回忆录
忆往谈旧录:梁漱溟回忆录

《忆往谈旧录:梁漱溟回忆录》内容简介: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和人生经历,一直是世人关注的对象。《忆往谈旧录:梁漱溟回忆录》是梁漱溟对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师友们的回忆,全面介绍了他的思想发展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

梁漱溟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是南怀瑾先生应邀讲解,黄帝内经》的现场辑录,结合生命科学、道家养生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重点阐释了内经的精神及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并引用了很多生活实例加以实证,微言大义,精妙迭出

南怀瑾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光焰不熄: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讲述了胡适与鲁迅、冯友兰、林语堂、吴稚晖、赵元任、梁漱溟、钱玄同等学人,在思想发展上前所未有的碰撞与融合,为新文化运动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大师之间的交锋、失和与恩怨,从一

周质平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教材•中国文化概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教司推荐教材•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在国家教委指导下集体编著的高等学校公用教材。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已在部分高等学校试开,它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其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育部高教司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

冯友兰

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新一版)
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新一版)

诸子百家的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和文化巨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索,篇幅宏大,内容极其丰富,为便于读者了解和欣赏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我们约请

周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