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作者
黄汉权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版次:第1版
出品方
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数
187页
ISBN
9787505876910
重量
281 g
尺寸
20.8 x 14.4 x 1.6 cm
电子书格式
epub,pdf,txt,azw3,mobi,fb2,djvu
下载次数
5688
更新日期
2021-12-24

《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首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问题和作用进行总体描述;接着,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农村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动态模型;然后对两个欠发达地区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同时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地区特有的现象,欠发达地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由于经济背景、资源条件、文化传承、价值取向和体制制度的不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会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与江浙、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城市产业集群的比较,可以发现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特点:一是处于点状零星发展的阶段;二是在区域和行业间发展不均衡;三是当地企业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四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五是很多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六是产业集群的形成系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促进了产业升级;培养了区域品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共同分摊创新成本,推动了创新的实现;扩大了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集群还处于简单的集聚阶段,集群网络效应没有形成。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产业集群数量少,基本上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二是集群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取胜;三是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少,缺乏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四是集群企业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五是非正式制度约束力减弱,正式制度供给不足;六是农村市场化总体水平不高,市场经济机制不健全;七是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不足,企业间的联合行动缺乏有效引导。

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EPUB, PDF, TXT, AZW3, MOBI, FB2, DjVu, Kindle电子书免费下载。

《农村产业集群形成的动态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电子书免费下载

epub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azw3下载 mobi下载 fb2下载 djvu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