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那一片天地》内容简介:从22岁写下这一生第一篇读景美文《枸杞树》到98岁临终前他写下的关于思亲的只言片断,季羡林先生用一颗博爱之心,用尽命力抒写这独属于自然之子的性情文章。每一次读景的心历,对季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内容简介:我经常处在这种心理矛盾小中。别人对我的赞誉,我非常感激;但是,我并没有被这种赞誉冲昏了头脑,我头脑是清楚的。我一生勤奋不辍,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但一遇到一个必须深入或
从懵懂年少到历经沧桑,从国内到国外,从独木小桥到阳关大道,从农民的孩子到举世瞩目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他这九十多年的风雨人生。思念亲人、回忆童年、追忆师友、人生忆往述怀,在这些深浅
《牛棚杂忆》 季羡林先生一生命运多舛,年过半百之余遭遇文化大革命,劳改、批斗,失去自由……《牛棚杂忆》写于1992年,是季羡林先生在文革时期的一本生活回忆录,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
《人生的境界》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终生悔悟;也有人说,人生如梦,只有把想法付诸行动,才会梦想成真。人生究竟是什么?或许对于一百种人,会有一千种说法。本书以季老对人生的感悟为
《季羡林专集:怀念母亲(经典彩绘本)》分为两辑:灵性抒怀和生活悟语。为了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作品,进一步认识作品的价值,《季羡林专集:怀念母亲(经典彩绘本)》在每辑前面设置导语,并在每一篇文章前设置导读
季羡林先生的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本书分为“灵性抒怀”和“生活悟语”两部分,精选了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季羡林散文代表佳作。 《怀念母亲(季羡林专集)》所选篇章从生活琐碎小事、身边点滴事物入笔,一花
《季羡林全集8:杂文及其他2》收录作者1995—2007年间撰写的杂文、韵文类文章200余篇和1929年写作的小说3篇,按类别进行了排列。除小说曾附录于《季羡林文集》第一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季羡林全集(第20卷·译著1):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1》内容简介:印度古典文学有着悠久的、光荣的传统。从质的方面来看,它可以媲美中国和希腊的古典文学。从量的方面来看,它远远超过古代希腊。从公元前一
在新疆残卷发现以前,《季羡林全集(第11卷):学术论著3.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不见于任何典籍,发现以后,才大白于天下。学者们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佛经,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它一
学术、文化、国学大师季羡林、梁漱溟、冯友兰、胡适、沈从文、傅雷、巴金、朱光潜,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足以动人。本书精选这些大师对读书、治学生涯的回忆文字,重温一代国学大师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境界。让大师
《随缘而喜:我的人生哲学》是季羡林先生作为学界泰斗的生活态度和作为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天地萌生万物,对生命赋予惊人的力量,一花一树,一只猫,一个路人,一场雨……在季老的眼中都是因缘而生的,他皆以喜乐的
《中国精神·中国人》是大师季羡林民族精神之作,紧密契合当下的中国梦、中国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文化复兴等焦点话题,探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所在:“中国历史上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有面团团
《季羡林全集(第21卷·译著2):梵文及其他语种作品翻译2》内容简介:我感到我们现在似乎存在一种“偏食”现象,就是只关注介绍英美的,图书、影视几乎都是这样。先进文化绝不是只有英美有。从文学翻译来讲,其
《季羡林全集·学术论著3:吐火罗文译释(第11卷)》《弥勒会见记》不见于任何典籍,发现以后,才大自于天下。学者们都认为,它既是一部佛经,也是一部文学作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它一方面弥补了印度戏剧史
《成长必读名家美卷书系·怀念母亲:季羡林专集》根据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精选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的小说、散文、杂文等,如怀念母亲、夹竹桃、在德国——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脍炙人口的名篇,文字优美、情感真挚
学术文章必是艰涩难懂吗?看看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文章就会发现原来学术论文也可以这样妙趣横生。 本书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将季
季羡林先生以朴素真诚的一生写就了世态炎凉,读懂了他,也就读懂了人生。本书精选了季羡林先生最经典的谈人生的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平易、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无论是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纪念珍藏版)》讲述了: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先生,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亦足以动人。《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纪念珍藏版)》精选季老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以及探讨做人
《留德十年(1935-1945)德文版》为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史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的德语版。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耄耋之年,季先生忆及往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