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主要内容: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教育思想的嬗变与教育制度的转型至关重要。《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是以北大为平台构建的学术对话,从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的报章说起,谈论
《大学小言:我眼中的北大与港中大》就是这一教育视角的洞若观火之作。上编“大学小言”,文字短小精悍,都给人阅读快感;下编“大学评论”涉及宏观问题,视野开阔,让人能准确把握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现状
《<文史知识>编委文丛:读书是件好玩的事》的主要内包括:谈读书,兼怀一位师长;如何提奖“读书”;“亲自读书”的重要性;关于书的书;享受“读书”;读书不能不知书——读《书林清话》;藏书楼与学术史——读《
《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中展示的,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是经济实用的“指南”,只不过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至于诸君瞥过一眼之后,是否愿意深入
大众媒介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也在创造“现代文学”。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代文学”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
《大学有精神(修订版)》为陈平原“大学五书”丛书中的一本,作者在专业方向之外,长期关注中国大学的历史与现状,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课题,展开深入持久的研究,本书即为作者多年研究的结集。 作者从学术的角度
本书从《点石斋画报》4000余幅图像中,“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160多幅,再现晚清第一画报昔日风采。以“中外纪闻”“官场现形”“格致汇编”“海上繁华”四大主题展开《点石斋画报》,再加以阐释与补充,使
《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以五四人物为经,以现代中国为纬,内容涉及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与诸多方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现场来透视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构成了一幅立体的五四运动的全景图。书中精
《千古文人侠客梦(增订本)》内容简介:算上北大版,这已经是第六个版本了。这册小书,199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刊,1995年由台北的麦田出版社推出繁体字本,199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刊行三卷本《陈平原小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即脱胎于课堂讲录,只不过由十八家缩减为李贽、陈继儒、袁宏道、张岱、黄宗羲、顾炎武、全祖望、姚鼐、汪中九家。以这些文人、学者的为人与为文为研究个案,分析其创作特色与风格路数,不惟
文学艺术如何表现城市、城市的变迁以及城市中的人?文学艺术中的城市、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及人们对城市的想象又怎样反过来塑造着城市及城市中的人? 借用城市考古的眼光来沟通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口头传说与书
本书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通过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为读者展现了晚清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
2003年11月北京大学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乃会议论文的结集。书中关于北京的论述,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讨论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小品文)、艺术(绘画、戏
《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与都市想像》内容包括:现代中国的文学、半部学术史,一篇大文章、新教育与新文学、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以及中篇:现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大学百年、大学之道、文
ISBN:9789620435669 书名:学问、思想与情怀--当代中国的「人文学」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01-01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这本书中,作者考察了许地山、林语堂、苏曼殊等作家作品与宗教的联系,另从东西方文化比较视野出发,对鲁迅、曹禺等人的创作做了比较研究。本书显示了作者独特的研究志趣,即对文学作品的研究
在我先后出版的十几种随笔集中,《学者的人间情怀》一书印数不多,影响却是最大的。十年前由珠海出版社初刊,印数五千,此后未再重印,但不时能在论者的引述或评议中露一露面。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为书题的那篇文章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主要内容简介:1988年,我曾放下手头的研究,为《嘹望》周刊及《人民日报》撰写《关于“学术语法”》等六则“学术随感录”。这组短文,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等书,在学界影响颇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套装上下册)是一本高等教育方面的书籍,陈平原所著,全书共有82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图书装帧形式选用平装,ISBN: 9787533646660